地面伸縮縫做法有哪些?
設置伸縮縫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縮縫處設置雙墻或雙柱的構造,將上部結構斷開,分成獨立的結構單元。為了避免震害,可采用設置防震縫的辦法,將平面和體型復雜的高層建筑,分成若干個比較規則、整齊和均勻的獨立結構單元。
在下列情況下,宜設防震縫:
⑴ 當建筑平面突出部分較長,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時;
⑵ 房屋有較大錯層時;
⑶ 房屋各部分結構剛度或荷載相關懸殊時;
⑷ 地基不均勻,各部分沉降相差過大時。
現行的《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震縫小縫寬做出規定:
⑴ 任何情況下不能小于70mm;
⑵ 框架結構建筑高度不超過15m,可采用70mm;超過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⑶ 框架-剪力墻結構防震縫的小縫寬按前述第⑵條規定的70%采用;剪力墻結構的防震縫小縫寬按前述第⑵條規定的50%采用,但不能小于70mm。
地面伸縮縫寬度有什么要求?
1、伸縮縫的寬度 要求是在10~20MM之間 。根據《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9-2002 )3.0.13條:“建筑地面的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應與結構相應縫的位置一致,且應貫通建筑地面的各構造層”。可見,地面各種變形縫的設置是與結構協調一致的,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如果不一致,那地面非被拉裂不可。
2、但這并不意味著除此之外,地面便不用再另行設置伸縮縫。當地面墊層采用的是混凝土時,還必須沿縱向和橫向設置伸縮縫。根據該規范4.8.4:“室內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不得大于6m,橫向縮縫不得大于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