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濕度代表一定溫度一定體積下,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一般用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來表示。絕對濕度很好理解,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質量,單位為g/m³ 。
不過,我們平時最常看到的是相對濕度,比如某地區空氣濕度為60%、80%......它表示在同一溫度下,空氣中實際水分與飽和水分的百分比。人體最舒適的濕度大約在50%~60%,華南地區常年保持在70%以上,夏季甚至能達到90%。
要注意的是,相對濕度會受到溫度影響,溫度越高,空氣水分飽和極限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也就是說,不同溫度下,即使相對濕度相同,實際含水量也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把空氣比作一個水瓶,假設此時北京氣溫10℃,該溫度下水瓶最大容量為100ml,于是相對濕度50%時,空氣中實際含水量為50ml。而廣州氣溫20℃,由于氣溫更高,水瓶最大容量增大到200ml,相對濕度同為50%的情況下,實際含水量為100ml。顯然,盡管相對濕度同為50%,但廣州的空氣比北京更潮濕。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到了回南天,家里的墻壁和地上就會開始冒水珠。三四月份氣溫還不高,此時濕暖空氣順著海洋進入我國南方地區,帶著大量水分的熱空氣遇到了室內的冷空氣,就像大瓶子的水倒進了小瓶子,一下子就溢了出來,所以一定不要以為回南天開窗通風可以除濕,這樣只會讓更多濕氣進入室內凝結成水珠,正確的做法反而應該盡量關閉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