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住宅建筑樣式風格有莊重嚴肅的紀念型風格、雍容華麗的宮室型風格、親切宜人的住宅型風格等。
1、莊重嚴肅的紀念型風格。大多體現在禮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義的宗教建筑中。其特點是群體組合比較簡單,主體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義,整個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義內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壇,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剛寶座、戒壇、大佛閣等。
2、雍容華麗的宮室型風格。多體現在宮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觀中。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主次分明,群體中各個建筑的體量大小搭配恰當,符合人的正常審美尺度;單座建筑造型比例嚴謹,尺度合宜,裝飾華麗。
3、親切宜人的住宅型風格。主要體現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會館、商店等人們最經常使用的建筑。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密切結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內向,造型簡樸,裝修精致。
中國古代建筑風格有哪些特點?
1、木構架為主
中國古代建筑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梁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并廣泛采用。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較為普遍。
2、獨特的單體造型
中國古代建筑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臺基之上,一般臺基為一層,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臺基之上。單體建筑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早在漢代已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攢尖幾種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頂。
3、方正嚴整
中國古代建筑多以眾多的單體建筑組合而成為一組建筑群體,大到宮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嚴格的方向性,常為南北向。中國古代建筑群的布置總要以一條主要的縱軸線為主,將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軸線上,次要建筑物則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兩側,東西對峙,組成為一個方形或長方形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