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先買車還是先買房
建議先買房。年輕一代大概是看不上十萬以下的車,有十萬以上的存款,再找親戚朋友借點,夠首付了吧,有了自己的房子,辛苦一點還房貸,以后的生活都會漸漸走上正軌。就房子來講,一般不會貶值。
當然,如果生活在一線城市,那還是看情況吧。我的觀點還是,房子,車子貶值,有買車的錢去付首付,從長遠看還是合適的。
買房需要注意的幾大事項
一、檢查樓盤五證
看樓盤時,要確定該樓盤五證齊全。五證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五證齊全的才可以出手,以防日后房屋無法交付等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發生。
二、不要看房屋價格來區分地段的優劣
地段的優劣只是相對的,區分地段優劣要結合需求進行,要是你是自住買房,只要交通通達時間與生活配套設施,能夠滿足職場要求以及日常生活所及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很大的價錢去買在市中心或者交通樞紐地段。
三、不要以城市功能區判斷配套成熟與否
現在城市各項功能區也在不斷更新,但是商務區不一定適合置業,商務區都只是經濟增長點的設置而已,與買房關系不大。但是很多開發商都會將商務區作為樓盤的一大賣點,甚至將其作為利好因素計入了房價。所以買房不要以城市功能區判斷配套成熟與否。
四、謹慎認識贈送的所謂附加值
現在很多人買房都會將公攤面積考慮進去,很多精明的開發商為了消除消費者對公攤過大的顧慮,就很有可能推出政策說免公攤銷售;為了消除人們對電梯維護費的顧慮,開發商也可能會推出免除幾年的電梯維護費用的策略,但是其實這些都是短期行為的刺激銷售政策,從長遠來看意義也不大,畢竟大家又不是只住幾年就不住了。還有一些精裝修的房屋,還會打著家具,送電器等旗號,事實上銷售前計價稍微提升一點,就足以將這些支出打進房價。
五、小心房屋面積誤差
房屋的面積都會在合同中約定,而為了避免面積出現誤差,注意合同細節的人也會在合同中注明出現面積縮水時的處理方法,若沒有約定,出現縮水情況時只能購房者自己吃啞巴虧了。正常處理方法是,如果面積誤差值小于3%,則按照面積差結算房款,若面積誤差值大于3%,則購房者有權要求退房。
六、仔細閱讀合同
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的條款也要一條條理解。很多業主維權事件中,都會以沒看清合同條款作為抗辯理由,但“沒看清條款”這一理由在法律面前是不成立的。所以,購房者在簽字前要慎重,仔細閱讀理解合同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