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現在的新房結構,陽臺的地面一般是要比客廳低一點的,而開發商這樣設計,主要就是為了避免陽臺的積水跑到客廳里來。不過我們在裝修時,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的。比如我家在裝修時,師傅就建議陽臺地磚與客廳齊平,表示這樣不僅統一美觀,同時也沒有門檻,在進出時也很方便,不會被絆倒。當然,考慮到后期陽臺不會安裝移門,所以也就同意了,畢竟在陽臺沒有門的情況下,多一個門檻,還是挺難看的。可沒想到,在師傅完工算賬時,我傻眼了。
從現場可以看到,由于我同意了師傅的建議,所以師傅在施工第一步,就對這個陽臺進行了找平處理。并且為了替我節省成本,師傅還讓我送一些碎石過來做找平,表示這樣做,比傳統的水泥找平,可以節省下一點材料費。所以在最初的時候,我對這位師傅的做法,還是挺滿意的,感覺他挺有經驗的,在施工時還能替自己考慮到成本這塊。
然而沒想到,在他完工后,卻說陽臺的這個找平處理,是要算找平費的,大概需要200多塊。也直到這時,我才發現有些不對。雖說200多塊的找平成本也不高,但是在客廳及陽臺都鋪地磚的情況下,不應該要做找平處理啊。再一個,就是陽臺的高低差也不多啊,只有5公分左右,需要先找平,才能鋪貼地磚嗎?所以當場就提出了這個質疑。
而師傅則解釋說,陽臺的高低差雖然不大,但如果是利用鋪地磚來找平的話,那么由于水泥層比較厚,后期很容易出現空鼓情況的。如果后期地磚上產生積水的話,是很容易滲到水泥層里的,繼而對墻體產生影響。所以先找平再來鋪地磚,是最穩妥的做法。雖說多了一個找平手工費,但材料費這塊,他也幫我省掉了一點。因此,對我來說是很賺的。
然而對于師傅的解釋,我是不太相信,第一次聽說鋪地磚還要做找平的。后來為了驗證師傅這樣做是否正確,就讓他暫時停工,等我咨詢清楚之后再做決定。如果不是必須的話,后面的瓷磚我都不會讓他鋪了。
其實鋪地磚前做找平,這個處理看似很多余,但也是要根據現場情況來定的。比如在高低差比較大,超過了10公分的情況下,那么是必須要做找平的。而像上面這種5公分的落差,先找平再鋪地磚,就顯得有點浪費了。當然,這樣做肯定也是有好處的,不過在我看來,沒有什么必要。對此,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