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層或以上的建筑被視為高層建筑,1-3層為低層住宅,4-6層為多層住宅,7-9層為中高層住宅。若住宅建筑,則當建筑總高度超過27米時,該建筑就屬于高層建筑,若混凝土結構的民用建筑,當建筑總高度超過24米時該建筑屬于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劃分的標準是什么?
我國劃分高層建筑的標準是根據(消防車噴水高度)來劃分的,其標準是:住在建筑的層數大于(10)層,其他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的高度大于(24)米。
主要包括下面幾種:
超過一定層數或高度的建筑將成為高層建筑,高層建筑的起點高度或層數,各國規定不一,且多無絕對、嚴格的標準。
在中國,舊規范規定:8層以上的建筑都被稱為高層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層的稱為中高層,30層左右接近100m稱為高層建筑,而50層左右200m以上稱為超高層。在新《高規》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02)里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稱為高層建筑結構。當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稱為超高層建筑 。
我國劃分高層建筑的標準是根據(消防車噴水高度)來劃分的,其標準是:住在建筑的層數大于(10)層,其他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的高度大于(24)米。主要包括下面幾種:
1、住宅建筑按層數分類:一層至三層為底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至七層為中高層住宅,十層及十層以上為高層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不是比較高的電梯房都可以叫做高層建筑,高層建筑是要達到一定的層數才可以這樣說的,我國劃分高層建筑的標準是有明確規定的,也會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標準,具體以當地政策為準。
建筑高度的計算:當為坡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當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兒墻的平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屋面面層的高度;當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種屋面形式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大值。
局部突出屋頂的嘹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內。
高層和多層的區別
1、質量:一般情況下,高層的建筑標準、建筑質量要高于多層,如居住在較高的樓層,則視野較開闊,空氣質量較好,噪音低。
2、得房率:高層的得房率比多層低,即購買相同建筑面積的住房,高層的套內建筑面積低于多層的套內建筑面積。
3、物業費:高層的物業費比多層的高。
4、樓層高度:多層住宅是指10米以上、小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一般4至7層。高層住宅指樓層總數12層以上,且樓棟高度小于100米的住宅。
5、電梯:多層住宅不配備電梯,高層住宅配備電梯。
高層住宅的優缺點
優點:
1、房子所處的樓層越高,那么視野肯定就越好,并且房屋的通風采光也會很好,所以相較小高層來說,高層頗受年輕人喜愛。
2、高層的房子一般都離樓下的功能區很遠,所以就可以讓居住者遠離噪音的干擾,這也是高層住宅樓層越高價格越高的原因之一。
3、如果房屋的樓層很高,那么大家平常出行的時候肯定是離不開電梯的,所以高層 住宅因的電梯要比小高層多,對于高層住宅樓上12層以下的住戶來說,無疑比小高層住戶要方便許多。
缺點:
1、雖然高層住宅配備的電梯多,但是高層住宅的住戶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住戶過多可能會給出行帶來不便,尤其是上班和下班的時候。
2、高層電梯多、高壓水泵設備復雜、公共區間多于小高層,所以房屋的公攤面積是比較大的,得房率普遍低于小高層。
3、居住在高層的住戶出行全部都要依靠電梯,所以一旦電梯發生了故障或者小區停電的時候,那么大家想要上樓和下樓就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