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的強度不足C50的,塌落度需控制在18公分,而強度在C50以上的,塌落度需高于18公分。
2、當塌落度在4公分以下的,可允許的偏差為1公分;當塌落度在5至9公分的,可允許偏差為2公分;當塌落度是在10公分以上的話,可允許偏差為3公分。
什么是混凝土的塌落度?
1、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響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主要有級配變化、含水量、衡器的稱量偏差、外加劑的用量,容易被忽視的還有水泥的溫度等。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體來說就是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動性和粘聚性。
2、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勻密實的性能,是一個很綜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動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影響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種、骨料條件、時間和溫度、外加劑等幾個方面。
3、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根據建筑物的結構斷面、鋼筋含量、運輸距離、澆注方法、運輸方式、振搗能力和氣候等條件決定,在選定配合比時應綜合考慮,并宜采用較小的坍落度。
影響塌落度的因素有哪些?
1、原材料
水洗砂,因為由于放置時間與批號不同,因此含水量不穩,再加上經過試驗判斷含水量時局限性大,粗骨料通常含水量穩定,但也會變化。原因是骨料廠大多數都是開敞放置,因此骨料含水量變動,攪拌混凝土時因水量而導致坍落度誤差。
2、攪拌時間
其次,若是拌制時間長,同樣會導致骨料水量大,讓熟料中的水分少,而引起坍落度的損耗。
3、運輸機械
當然,運輸路途和時間長,熟料因發生反應、水分散失、骨料吸水等眾多原因,自由水降低,造成坍落度損失。
4、澆筑速度
澆筑的時候,熟料抵達倉內的時間越久,會產生反應、水分散失、骨料吸水等眾多原因,讓熟料的自由水減少,從而導致坍落度損失。尤其是暴露在運輸機上時,由于跟室外空氣接觸量大,水分散失快,對坍落度影響大。據研究表明:當氣溫在25℃左右時,熟料坍落度在30分鐘之內損失高達4厘米。
5、澆筑時間
由于澆筑時間不一樣,因此也是導致坍落度損耗的首要原因。比如:早晚氣溫低,水分散失慢,影響小。到中午和下午時,氣溫高,水分散失快,影響大。
混凝土塌落度如何測量?
1、用一個上口10厘米、下口20厘米、高30厘米喇叭狀的坍落度桶。
2、分三次填裝灌入混凝土,每次填裝后用搗錘沿桶壁均勻由外向內擊25下,搗實并抹平。
3、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產生坍落現象,用桶高30厘米減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點的高度則得出塌落度。另外,高溫施工中,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小于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