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暴雨天氣頻發,導致部分路段積水嚴重,機動車因涉水過深“趴窩”的情況時常出現。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表示,電動汽車涉水風險主要涉及汽車本身和電池系統兩大方面。他們提醒消費者,雖然新能源汽車在出廠時會進行嚴苛的安全測試,但是在極端天氣下,積水容易導致電池系統漏電、腐蝕,進一步引發安全隱患。
一、電動汽車涉水風險
電動汽車的高壓動力系統和其他零部件可能因為涉水直接損壞,或者因為涉水造成絕緣性能降低,存在漏電風險。專家指出,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電池系統的密封性可能會下降,在雨天或者低洼地段發生涉水情況時,電池包可能會進水,進一步威脅到電池系統的安全性。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芳指出:“電池包進水后,可能會腐蝕電池系統內部的結構件和接插件,導致絕緣性能下降,甚至可能會導致電池短路起火。”
二、電動汽車涉水測試
根據國家標準,乘用車需要在100毫米高的水中,以每小時5公里至10公里的速度行駛500米,時間為3分鐘至6分鐘,以考核車輛涉水的安全性。這項考核主要是檢驗車輛涉水后的絕緣性,而所有在市場上運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必須滿足這一標準。
“國家在電池包層面規定了防水等級與離地高度的關系。”王芳說,“例如,當電池包離地高度小于300毫米時,電池包可以在1米深的水中泡30分鐘。當安裝高度高于300毫米時,這一要求會降低。”
三、電動汽車安全提醒
雖然電動汽車在出廠時會經過嚴苛的測試,可以保證雨天正常駕駛,但是專家仍然建議,在暴雨等極端天氣下,盡量避開積水路面,以防電動汽車電路絕緣性能降低,引發安全隱患。
“泡水的電動汽車千萬不能啟動。”王芳強調,“原地停留的車輛在積水浸泡后,底盤電池組周圍總線長時間泡在水里,漏水的概率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