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發展,二手房交易成為許多購房者的選擇。購買二手房時,多數人會選擇按揭貸款(即房貸)來分擔資金壓力。然而,二手房按揭交易涉及多個環節,尤其是過戶和放款的順序,常讓買賣雙方感到困惑。
一、二手房交易的基本邏輯
1. 二手房交易的核心環節
二手房交易是指買家通過購買已取得不動產權證的房屋,完成產權轉移的過程。與新房交易不同,二手房交易涉及買賣雙方、銀行、中介(如有)以及政府部門(如不動產登記中心),流程更為復雜。主要環節包括:
• 簽訂買賣合同:明確房屋價格、付款方式、過戶時間等條款。
• 支付首付款:買家支付部分房款(通常20%-30%),作為交易誠意。
• 申請按揭貸款:買家向銀行申請貸款,覆蓋剩余房款。
• 房屋過戶:在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產權轉移,買家取得新房產證。
• 銀行放款:銀行將貸款發放至賣家賬戶,完成交易。
2. 過戶與放款的關系
過戶是指房屋所有權從賣家轉移至買家的法律行為,需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完成登記,買家獲得新的不動產權證書。放款是指銀行將貸款資金劃入指定賬戶(通常為賣家賬戶),以支付剩余房款。二者之間的順序直接影響交易安全和資金流轉:
• 先過戶再放款:房屋產權先轉移給買家,銀行隨后放款給賣家。
• 先放款再過戶:銀行先發放貸款,買家支付全款后辦理過戶。
在二手房按揭交易中,過戶與放款的順序需平衡買賣雙方的利益:買家希望確保過戶后能順利貸款,賣家則希望盡快收到全款以降低風險。
二、二手房是先過戶再放款嗎?
1. 傳統模式:先過戶再放款
在大部分地區的二手房按揭交易中,先過戶再放款是較為常見的模式,尤其在正規交易中。這一順序的邏輯基于以下考慮:
• 銀行風控:銀行需確認房屋產權已轉移至買家名下,確保抵押物(房屋)歸屬明確,再發放貸款。根據《民法典》第402條,抵押權自不動產登記時設立,過戶后銀行可直接辦理抵押登記,保障債權安全。
• 買家保障:過戶后,買家取得房屋所有權,避免賣家在收到全款后毀約或房屋被查封。
• 交易規范:不動產登記中心要求過戶時提交《房屋買賣合同》和貸款審批文件,過戶完成后,銀行根據新房產證辦理抵押并放款。
流程概述:
• 買賣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買家支付首付款。
• 買家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提交合同、收入證明等材料。
• 銀行審批通過,發放貸款承諾函。
• 雙方前往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過戶,買家取得新房產證。
• 買家以新房產證辦理抵押登記,銀行確認后放款至賣家賬戶。
2. 例外情況:先放款再過戶
盡管“先過戶再放款”是主流,但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先放款再過戶”:
• 賣家急需資金:若賣家急需全款(如償還債務),可能要求買家先支付全款(含貸款部分)再過戶。此時,需通過資金監管賬戶確保安全。
• 帶押過戶:若賣家房屋仍有未結清的貸款,需辦理“帶押過戶”,即在不解除原抵押的情況下直接過戶,買家貸款可能先用于清償賣家債務,再辦理新抵押。此模式下,放款可能早于或同步于過戶。
• 地方政策差異:部分城市(如廣州、深圳)允許靈活安排放款和過戶順序,具體取決于銀行和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協作。
風險提示:
• 對買家:先放款可能導致賣家收到款項后拒絕過戶,增加追償難度。
• 對賣家:先過戶可能面臨買家貸款審批失敗的風險,需重新交易。
3. 當前趨勢:帶押過戶與同步操作
近年來,“帶押過戶”政策在全國多地推廣(如北京、上海、廣州),顯著改變了過戶與放款的傳統順序。根據自然資源部和銀保監會2023年發布的《關于協同做好不動產“帶押過戶”便民利企服務的通知》,帶押過戶允許房屋在未解除原抵押的情況下直接過戶,買家貸款可同步辦理新抵押,縮短交易周期。
帶押過戶的特點:
• 賣家無需提前還清貸款,降低資金壓力。
• 買家貸款可直接用于清償賣家債務,剩余部分支付賣家。
• 過戶與放款接近同步,銀行和登記中心協作完成。
三、二手房按揭過戶的詳細流程
1. 簽訂買賣合同
時間:交易開始時。
內容:
• 雙方通過中介(如鏈家)或自行協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 明確房屋總價、首付款比例(通常20%-30%)、貸款金額、過戶時間、違約責任等。
• 約定資金監管方式(如通過銀行或中介賬戶)。
費用:買家支付定金(約1%-5%房款),可轉為首付款。
注意:合同需符合《民法典》要求,建議請律師審閱,避免霸王條款。
2. 支付首付款
時間:簽訂合同后1-3天。
方式:
• 買家通過銀行轉賬支付首付款至賣家賬戶,或存入資金監管賬戶。
• 監管賬戶由中介、銀行或公證處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3. 申請按揭貸款
時間:支付首付款后3-7天。
流程:
• 買家選擇銀行(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提交以下材料:
① 身份證、戶口本、婚姻證明。
② 收入證明、銀行流水(通常6個月)。
③ 《房屋買賣合同》、首付款收據。
④ 房屋評估報告(由銀行指定評估機構提供)。
• 銀行審核買家信用(通過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和還款能力,評估房屋價值。
• 審批時間:7-20個工作日,視銀行效率而定。
結果:銀行發放貸款承諾函,注明貸款金額(如70萬元)和利率(如LPR+30基點)。
4. 房屋核驗與稅費繳納
時間:貸款審批通過后。
核驗:
• 雙方前往不動產登記中心,核查房屋狀態(無查封、抵押或權屬糾紛)。
• 賣家提供原不動產權證、身份證等材料。
稅費:
買家:
• 契稅:1%-3%(首套房90平米以下1%,其他1.5%-3%)。
• 登記費:約80元。
賣家:
• 增值稅:滿2年免征,未滿2年按5.6%差額征收。
• 個人所得稅:滿5年唯一住房免征,否則按1%-2%或差額20%征收。
費用估算:100萬元房屋,買家稅費約1-3萬元,賣家稅費0-5萬元(視房屋年限)。
5. 辦理過戶
時間:稅費繳納后1-5天。
流程:
• 雙方攜帶合同、身份證、稅費憑證等,前往不動產登記中心。
• 提交《不動產轉移登記申請書》,完成產權轉移。
• 買家取得新不動產權證(3-7個工作日)。
注意:若為帶押過戶,需銀行出具同意函,同步辦理抵押權變更。
6. 抵押登記與放款
時間:過戶后1-5天。
流程:
• 買家以新房產證向銀行申請抵押登記。
• 不動產登記中心錄入抵押信息,銀行成為抵押權人。
• 銀行確認抵押后,將貸款(如70萬元)劃入賣家賬戶或監管賬戶。
放款時間:普通交易3-10個工作日,帶押過戶可能更快(1-3天)。
7. 交房與后續
時間:放款后,按合同約定(通常7-30天)。
內容:
• 賣家交付房屋,雙方辦理水電燃氣過戶。
• 買家支付尾款(如有)。
• 買家按月償還貸款(15-30年)。
注意:建議拍照記錄房屋狀況,避免交房糾紛。
總耗時:從簽約到放款,普通交易約30-60天,帶押過戶可縮短至20-40天。
四、注意事項
1. 核查房屋狀態:
• 確認房屋無查封、抵押或租賃糾紛,可通過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
• 若房屋有未結清貸款,需協商帶押過戶或提前還款方案。
2. 選擇正規中介:
• 通過鏈家、貝殼等大型中介,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
• 核查中介資質(營業執照、經紀人證),明確中介費(約1%-2%房款)。
3. 明確合同條款:
• 約定首付款、貸款失敗的退款機制、違約金(如5%-10%房款)。
• 注明過戶和交房時間,避免拖延。
4. 資金監管:
• 使用銀行或中介的監管賬戶存放首付款和貸款,防止賣家挪用。
• 監管費用約0.1%-0.3%房款,安全高于成本。
5. 貸款準備:
• 提前查詢征信,確保無逾期記錄。
• 準備充足流水(月收入需為月供的2倍以上)。
• 若貸款審批慢,可選擇效率高的銀行(如招商銀行)。
6. 帶押過戶注意:
• 確認銀行是否支持帶押過戶,部分中小銀行可能暫不支持。
• 協商賣家貸款清償順序,避免資金鏈斷裂。
7. 稅費規劃:
• 提前估算稅費,準備充足資金。
• 若賣家需繳納高額稅費,可協商分擔,降低交易阻力。
為順利完成交易,買家需核查房屋狀態、選擇正規中介、明確合同條款并使用資金監管;賣家需配合貸款和過戶手續,協商稅費分擔。未來,隨著帶押過戶和數字化登記的普及,二手房交易將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