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房是在全裝房的基礎上更加具有設計感和全面裝飾。頂面已經有一定的造型,并考慮一定的設計效果及風格,材質精細,環保達標,拎包直接入住的那種。
因而全裝房僅相當于裝修的最低標準,花費當然也就更低。
市面上很多開發商宣傳的1000元,2000元甚至3000元的裝修成本,實際花費可能也就是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很多人分不清這個概念,以為全裝房就是精裝房。
除此以外,所謂的全裝房或者精裝房還有很多坑。
一、利用精裝來哄抬房價
因為鄭州很多土地限制了最高的售價,那么提升溢價最好的辦法就是做裝修,這跟你買房開發商綁定一個幾十萬的車位、地下室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有個客觀現實,統一裝修的建材都是開發商指定供應的,大體量的采購,我們就無法逐一檢查他的質量和施工水平,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情況。 裝修過的朋友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細節的地方,都會影響房子以后的價值。
二、精裝房和樣板間空間感差異過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怎么感覺空間很大的樣板間,到實際交房的時候,卻小得可憐。這里就要說到一個細節,很多開發商的樣板間,都會“善意”地貼著一個提示牌:非交付標準。
本以為樣板間給精裝房一個裝修無限遐想的空間,但殘酷的現實是除了可以用樣板間來參考戶型,實在沒什么價值。高大上的廚衛品牌可能給你換成普通品牌的、墻變厚了、安上門以后空間更加局促了……總之,就是讓你防不勝防,拿樣板間的精裝房參考你的精裝房,人生大不幸!
三、各種五金、裝材、電器以次充好
有很多精裝項目會在合同中寫滿各種分門別類的大牌電器/建材,但是會在后面同樣加注一行小字:采用此品牌或同等檔次。
這很多朋友都知道,同等品牌下的差價最高可能會數十倍。給你的的可能是早就過時停產的系列,或者直接是貼牌的產品;再說同等檔次,給你換個網上都查不到所謂國際品牌,很有可能一下子就掉到了180線的廣州小作坊產品。
還有一些,合同甚至不說具體的品牌,只說采用“一線品牌”、“高級產品”等,
這些所謂的“高級”到底是什么樣的水平,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想到擠出來的都是開發商的利潤,這些所謂的高級,更顯得像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