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建筑是典型的徽州建筑風格,層層跌落的馬頭墻高出屋脊,有的中間高兩頭低,微見屋脊坡頂,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
古徽州建筑素來以素雅奇巧見稱,其色淡雅,粉墻青瓦;其形獨具匠心,依山作墻,順水成溪,墻外山水秀美多情,墻里庭院曲徑通幽;并之以復雜多變的架梁構造,精巧繁復的紋飾雕刻,古樸大氣的裝飾擺設,形成別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風格。
宏村古居民特色宏村北倚雷崗山,東、西有東山、石鼓山,山體植被茂盛,村南地勢開闊,建有大面積的池塘──南湖。村落布局基本上保持座北朝南,村址處于山水環抱的中央,形成枕高山面流水的“枕山、環水、面屏”的理想風水環境。
宏村平面采用“牛”形布局,牛腸──水圳引西溪河入水口,經九曲十彎流經全村,最后注入南湖,充分發揮了其生產、生活、排水、消防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功能。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飲用、洗滌、澆園,及至鑿池養魚、植花種草以修養生息。 宏村有著類似方格網的街巷系統,用花岡石鋪地,穿過家家戶戶的人工水系形成獨特的水街巷空間。
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為中心,周邊圍以住宅和祠堂,內聚性很強。最能體現宏村景觀和藝術價值的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襯著古樸的建筑,在青山環抱中依然保持著勃勃生機,更顯宏村獨到的人居環境價值和景觀價值。
水、建筑、環境是構成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的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