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住房是居民的一項重要生活計劃。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一項重要通知,對個人住房貸款中的住房套數認定標準進行了優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認房不認貸"政策的主要內容
無論居民家庭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只要他們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應按照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該政策作為"一城一策"工具箱中的一個政策工具,供各城市自主選用。這一政策調整旨在幫助更多的購房者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認房又認貸"政策的影響及反響
“認房又認貸”政策的標準應該變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這樣評價。在他看來,“認房又認貸”的標準給許多希望改善居住條件的購房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為只要名下有過貸款記錄,無論貸款是否已經還清,他們再次購買住房都被認定為購買第二套住房。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認房又認貸"政策可能導致一些有過貸款記錄的購房者在換房時,被認定為購買第二套房,從而使首付比例和利率明顯偏高,購房成本加大。
“認房不認貸”政策釋放改善性需求
然而,新的"認房不認貸"政策將改變這一狀況。只要名下無房,那就可以按首套房進行認定,這使得一些有過貸款記錄的購房者,也可以享受到首套房的標準,即使得購房的成本快速降低。
“此次政策也非常清楚,主要是要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嚴躍進進一步表示,"該政策的實施,將極大地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提高住房消費市場的活躍度,減少購房者的約束,降輕他們的壓力,自然會提高購房的積極性。"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也表示,對市場而言,"認房不認貸"有利于改善性需求的釋放,也符合更好地滿足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政策方針,提升市場活躍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認房不認貸”政策未來展望
"認房不認貸"政策的出臺,無疑為房地產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項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購房者的購房熱情,提振市場信心,并有望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這意味著認房認不貸符合政策執行標準,但還需地方政府自主決定是否使用。預計在當前市場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一線城市跟進的概率較大。
張大偉則認為,“認房不認貸”在一線城市預計不會全面實施,深圳無房有貸戶首付50%,北京、上海無房有貸基本60%~80%起,預計政策不會全面松綁,很可能會率先在北京的房山,上海的臨港等偏遠區域試點。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稱,市場對比于“認房不認貸”落地的呼聲很高,本次三部門的表態也來政策的落地掃清一些障礙,但預計這一政策不會全國“一刀切”,一線城市落地的節奏依然可能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