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情況下,每一米就需要加固一道,如三米的層高,剪力墻就需要加固三道。
2、剪力墻的結構簡潔,則可以通過植筋加固達到有效的連接。或者是可以通過往剪力墻中植入普通的鋼筋、或者是螺栓式的錨筋,都能達到不錯的加固目的。且剪力墻加固已經廣泛的用于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
剪力墻如何加固?
1、擴大橫截面積發
要是承載能力無法達到標準的話,則可以將橫截面積擴大以滿足承載的需求。這時可以在墻的兩面、單面、或是部分結構中植入鋼筋,再在表面澆筑混凝土,從而達到加固的作用。
注意,新增的混凝土需要比原混凝土強度更高,且要超過C25等級。使用的豎向鋼筋需要是直徑在10至12毫米間的,而橫向鋼筋需要是直徑8至10毫米的,安裝時每兩個鋼筋間的距離要控制在150至200毫米間。
2、粘貼厚鋼板加固法
要是橫向的鋼筋數量太少導致強度不夠的,那么可以選擇在表面粘貼厚鋼板結構來加固。這時可以直接將鋼板貼上去,而鋼板的分布情況,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的。
3、鋼纖維網格加固法
要是墻體的抗震性能比較差,或者是混凝土的強度無法滿足標準,那么就可使用碳纖維網格加固,這時需將其厚度控制在15毫米左右。注意需要在碳纖維網格表層涂刷專用的涂層,確保握裹力足夠。
砌體墻和剪力墻的區別
1、構成材質不同
砌體墻指的是用塊體和砂漿通過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墻體。它的塊體一般包括實心磚、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空心砌塊、毛料石、毛石等;砂漿一般包括混合砂漿、水泥砂漿等;而剪力墻一般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墻體。
2、建筑圖紙畫法不同
對于建筑專業人員來說,在建筑圖紙上區分砌體墻和剪力墻則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在平面圖上,剪力墻是黑色圖案填充的,而砌體墻不圖案填充。結施平面圖上,剪力墻有代號編號,而砌體墻沒有代號,僅有輪廓虛線。
3、外觀不同
從居住的樓房的層數可以知道是砌體墻還是剪力墻。如果樓房的層數超過12層,那么可以判斷該棟房子有剪力墻,因為剪力墻一般是在柱子周圍并與柱子連接的鋼筋混泥土墻體。如果房子正在裝修的話,那么可以靠在柱子40cm處將墻體表面砂漿抹面剔除約20平方厘米的面積即可看見,如果有磚縫的話則是砌體墻,若沒有則是剪力墻。
4、功能不同
砌體墻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抵抗墻背側土以及其上重物產生的側壓力的。
剪力墻是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墻體,因此又稱抗風墻或抗震墻、結構墻。目的是為了防止結構剪切破壞。
5、類型不同
砌體墻可分為小型砌塊、中型砌塊和大型砌塊墻體。小型砌塊尺寸較小,重量較輕,型號多種,使用較靈活,適應面廣;但小型砌塊墻體多為手工砌筑,施工勞動量較大。中型、大型砌塊的尺寸較大,重量較重,適于機械起吊和安裝,可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型號不多,不如小型砌塊靈活。
在剪力墻中還分為兩種,分別是平面剪力墻和簡體剪力墻。平面剪力墻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現澆剪力墻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筑,整體性好。
簡體剪力墻用于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墻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墻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6、適用范圍不同
純粹的剪力墻較為少見,基本只有鋼板剪力墻、留縫剪力墻符合這個條件。在普通的框架結構里,塞進一片片的鋼板剪力墻,它們不承受重力荷載,只有在地震到來的時候才發揮作用,抵抗地震帶來的水平力。對于普通建筑來說,幾乎不會用到純粹的剪力墻。
砌體墻可做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承重墻和圍護墻。當砌體墻作為填充墻使用時,其構造要點主要體現在墻體與周邊構件的拉結、合適的高厚比、其自重的支承以及避免成為承重的構件。其中前兩點涉及到墻身的安全性,后兩點涉及到結構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