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筋是將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構件底部的集中力傳遞至頂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載抗剪能力的一種鋼筋,現在我們來看看設置規范。
1、上平直段的長度為吊筋直徑的20倍;
2、當梁高小于等于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45度,梁高大于800時,斜長的起彎角度為60度,斜邊垂直投影高度等于主梁梁高減去2倍保護層厚度;
3、下平直段的長度等于次梁寬度每側加上50毫米。
附加吊筋作用
吊筋是把梁底部受力傳至梁頂部共同受力,是提高梁承受力的一種鋼筋,吊筋在工地上又稱為元寶筋。
當次梁受到剪力和扭力的時候,為了梁在交界處不產生嚴重破環,大小梁十字交界時,受力荷載過大,就需要通過吊筋(元寶筋),把受力傳至主梁上,吊筋的受力效果比附加箍筋要強。
什么梁會有吊筋?
次梁和主梁十字相交時,附加箍筋在主梁兩側都不能承受荷載時,就要附加吊筋。需要附加吊筋的時候圖紙必須注明標注(吊筋大小,根數)。吊筋設在主梁上與次梁相交的地方,圖紙表示方法是 ̄╲__╱ ̄,吊筋大小必須≥12mm的鋼筋。
計算吊筋長度
吊筋鋼筋長度=2×上水平長度+2×斜段長度 (1.155×梁高 – 保護層)+ 次梁寬度+2*50(下水平長度)
上面水平的長度為該吊筋20d,鋼筋大小×20,
下面水平段的長度,次梁寬度+50mm,
斜邊長度:斜段長度按l.155h,1.155×梁高 – 保護層
吊筋只考慮下面水平長度和斜段鋼筋的角度,梁高度>800mm 60度 <=800mm 45度。